《与晋长安》的“血契”,是甜还( hái)是偷懒?
《与晋长安》正式接( jiē)档《生万物》开播了!
丞磊 + 宋( sòng)轶,上演一场“女将军捡到( dào)敌国王爷”爱情戏码。剧中( zhōng)“白天是小孩,晚上是帅哥( gē)”的大胆设定也是一度变( biàn)成热梗。小男主白天幼态( tài)乖巧,夜晚却恢复成年体( tǐ)型与心智,还被“血契”绑定( dìng),成了甩也甩不掉的忠犬( quǎn)系男友——听起来很甜,但是( shì)等一下,必须在一起、必须( xū)相爱,这和包办婚姻有什( shén)么区别?


所以“血契”式爱情( qíng),到底是新意还是老梗?其( qí)实抛开奇幻外衣,它的内( nèi)核依然是我们无比熟悉( xī)的“强制爱”叙事。说白了,不( bù)过就是把“指腹为婚”、“宿世( shì)情缘”换成了“血契”,任务道( dào)具从“三生石”、“苦情树”变成( chéng)了“血玲珑”。这种“开局就绑( bǎng)定”的情感模式,是否真的( de)探讨出了某种新的情感( gǎn)逻辑?还是说,它不过是又( yòu)一场陈旧的情感幻想?
带( dài)着问题开始我们的讨论( lùn)——如果没有血契,黎霜和晋( jìn)安相爱吗?


不得不说,“晋安( ān)因为血契向黎霜效忠”是( shì)个讨巧的设定。它聪明地( dì)跳过了感情里最麻烦的( de)那些环节,不必猜心、不用( yòng)试探、不要暧昧,直接进入( rù)“我绑定你、你守护我”的部( bù)分。从而也让观众无需为( wèi)进度而纠结,尽享“撒糖”时( shí)刻,迅速获得情感满足。“血( xuè)契”,一键开启“深情模式”,你( nǐ)值得拥有!

但这真的是爱( ài)情该有的样子吗?现实中( zhōng),情感是充满不确定性和( hé)互相博弈的,从好感到喜( xǐ)欢,从喜欢到信任,从信任( rèn)到承诺……一路坎坷,爱人自( zì)知。而“血契”让这一切变成( chéng)了笑话,不需要经营信任( rèn),因为契约强制忠诚;不需( xū)要建立默契,因为已经自( zì)动绑定;不需要选择爱与( yǔ)不爱,因为系统默认“必须( xū)爱”。爱情,真成了神话,因为( wèi)它能凭空变出“绝对的忠( zhōng)诚”和“无条件的守护”。

这个( gè)话题其实映射了现代人( rén)的一种错误婚恋心理——“速( sù)食爱情”。匹配算法推荐、星( xīng)座八字配对、社会标签筛( shāi)选……我们越来越依赖“外在( zài)契约”去替代内心的情感( gǎn)建设。殊不知,这些行为提( tí)供的其实只是一种“伪安( ān)全感”。双鱼和天蝎就一定( dìng)最搭吗?蛇缠兔就会年年( nián)富吗?INFP × INFJ 就可以互相疗愈吗( ma)?真正的亲密关系应该是( shì)一种自由选择下的互相( xiāng)靠近,而不是被外在力量( liàng)所强制推动。

“晋安”和“黎霜( shuāng)”们搞反了因果。爱情,是在( zài)爱的过程中证明“我们是( shì)完美的一对”,而不是先设( shè)定“我们必须相爱”再去补( bǔ)充论据。不要迷恋“血契”,它( tā)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依赖( lài)“外部担保”,而不相信自己( jǐ)值得被爱。

为什么这类“强( qiáng)制爱”的设定在影视题材( cái)中永远有市场?或许是因( yīn)为,我们都或多或少害怕( pà)情感的“失控”,这其实是一( yī)种“情感焦虑”的体现。

黎霜( shuāng)不担心晋安变心,因为血( xuè)契保证了他的忠诚,晋安( ān)也不害怕被黎霜抛弃,因( yīn)为契约是强制绑定的。看( kàn)似是甜蜜的羁绊,实则是( shì)控制欲的情感化包装。心( xīn)理学家约翰 · 鲍尔比(John Bowlby)的依( yī)恋理论或许可以解释这( zhè)种心态:缺乏安全感的人( rén),容易发展出“焦虑型依恋( liàn)”,他们渴望融合式的关系( xì),希望对方“完全属于自己( jǐ)”,甚至不惜通过“控制”来获( huò)取“保障”。

“捆绑式爱情”精准( zhǔn)击中了当代人的情感痛( tòng)点——怕选错更怕错过、怕付( fù)出没有回报、怕从“一见钟( zhōng)情”变成“相望两厌”。所以,现( xiàn)实中很多人把“爱”与“绑定( dìng)”画上了约等号。需要查看( kàn)手机才安心、需要报备行( xíng)程才放心、需要控制经济( jì)才定心、需要对方出现在( zài)自己的视线之内才静心( xīn),以至于最后发展成为“不( bù)接受任何反驳”的偏执狂( kuáng),让“同心锁”变成让人窒息( xī)的“枷项”。

真正的爱,从来不( bù)是“不会离开”,而是“尽管可( kě)以离开,却仍选择留下”。“强( qiáng)制绑定”所提供的,只是一( yī)种安全感的代餐——它填得( dé)了焦虑,却养不活爱情。

剧( jù)中晋安“白天正太,晚上成( chéng)人”的设定,乍听很新颖,但( dàn)其实挺值得玩味。
这种“昼( zhòu)夜分裂”的“二相态”,恰如现( xiàn)代人在生活和恋爱中呈( chéng)现的矛盾状态。白天,在职( zhí)场上冷静、理智、果敢,是独( dú)当一面的“成年人”;然而一( yī)旦进入亲密关系,却不自( zì)觉地退化为渴望关注、需( xū)要包容、甚至任性撒欢的( de)“熊孩子”。在爱情的世界里( lǐ),谁还不是个宝宝呢!

英国( guó)婚姻关系治疗室莎兰 · 汉( hàn)考克在《反依赖:亲密关系( xì)的秘密》中说:“依赖者就是( shì)一个缺乏爱或者说缺乏( fá)足够的爱的孩子。”健康的( de)爱理应让人既可以依赖( lài),也勇于负责。是的,在爱情( qíng)中你可以撒娇做孩子,但( dàn)同时也必须知道什么时( shí)候需要成熟做大人。一段( duàn)关系永远固定在一方“照( zhào)顾”、一方“被照顾”,那本质上( shàng)就是一种情感上的不成( chéng)熟。就像榴莲,可以闻着臭( chòu)吃着香,如若闻着臭吃着( zhe)也臭……

渴望受到对方的尊( zūn)重,又盼望能在对方身边( biān)显露脆弱,这种状态本身( shēn)并没有问题,真正关键点( diǎn)在于:你应该如何容纳这( zhè)两种状态的流动,维持两( liǎng)者的平衡?显然,《与晋长安( ān)》并未从这一角度深挖该( gāi)设定背后的心理学内涵( hán),但作为一部古偶剧这也( yě)无可厚非,毕竟,作为“苏点( diǎn)”制造机,你看——晋安夜间是( shì)气场全开的冷峻王者,白( bái)天却成了只会眨着大眼( yǎn)睛叫“姐姐”的小可爱!既精( jīng)准击中受众的喜好,又能( néng)够快速聚集话题热度,它( tā)的功用已经完成了。

但留( liú)给观众的,或许应该有这( zhè)样一道附加题:爱情中的( de)我们,应该在何时成长?一( yī)枚剧情标签也可以成为( wèi)一面洞察情感困境的镜( jìng)子,它是爱情的现实命题( tí),需要我们在各自的情感( gǎn)经历中寻找自己的答案( àn)。

现在,回到我们最开始的( de)问题:如果没有剧情的设( shè)定,现实中黎霜和晋安会( huì)相爱吗?不一定,因为没有( yǒu)相关的剧情去推演。但我( wǒ)们可以肯定回答另一个( gè)延伸问题——为什么我们总( zǒng)是被“强制爱”所吸引?答案( àn)是:因为我们渴望“唯一”,贪( tān)恋“注定”,向往“毫不费力”的( de)深情。
人类情感中最动人( rén)的环节分散在追求的过( guò)程中,最有魅力的地方恰( qià)恰在于它的不确定性。是( shì)明明有众多选择,却还是( shì)走向你;是尽管知道你的( de)种种缺点,却依然愿意理( lǐ)解;是没有任何契约约束( shù),依然一次次地选择你。诚( chéng)如心理学家艾瑞克 · 弗洛( luò)姆(Erich Fromm)在《爱的艺术》中所说:“爱( ài)不仅是强烈情感感觉,更( gèng)是一项决定、一种判断、一( yī)个承诺。”

我们要明白:现实( shí)中的爱情,没有“血契”替你( nǐ)绑定,没有剧本为你护航( háng)。现实中的爱情要求你勇( yǒng)敢,要你接受试错和失败( bài)。好不容易走出包办婚姻( yīn)的我们,别再期待一场不( bù)劳而获的天注定,硬要当( dāng)成缘分。
编辑:Yuri
撰文:鱼龙曼( màn)衍
排版:Cecilia
设计:Lidianer
图源:剧播园
